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近段时间以来,浙江重视社区团购成为消费者的海宁新宠。众多社区团购以生鲜为切入点,消保通过线上下单、委建线下取货的议社方式来开展经营。消费者通过对比,区团往往觉得通过社区团购购买的购需产品比自己直接去店内购买,价格上更加优惠,大问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到了社区团购中来,浙江重视但由此产生的海宁投诉也不断出现。近日,消保浙江省嘉兴海宁市消保委从受理的委建投诉中整理出社区团购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
社区团购团长资质存在问题。现在的议社社区大部分都是办理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区团有着自己的购需线下门店,但也不排除部分团长以个人名义开展社区团购。这样的团长往往都是没有相关资质,也无线下门店给予保障,一旦与消费者产生纠纷,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社区团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各类社区团购层出不穷,这些团购往往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进货渠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社区团购为了抢占市场,可能会以让利的方式以低价产品吸引消费者,但也不排除部分社区团购宣称同样品质的产品更低的价格,实际上则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购入有问题产品并卖给消费者从中获利。关于社区团购产品质量的投诉屡见不鲜,也表明了社区团购产品质量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社区团购广告宣传存在问题。现在日渐增多的社区团购形成了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许多社区团购商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市场,往往对自家团购的商品进行了夸大宣传,用上了“最好吃”“最好用”等用语,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造成违法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海宁市消保委硖石分会建议:
加强资质监管。对社区团购加强相关监管,对掌握的社区团购商家开展资质检查,发现无资质不符合规定的商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减少社区团购乱象。
开展产品检查。对社区团购购买的商品开展产品质量及进货渠道检查。重点检查社区团购采购的商品质量是否有保证,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产品来源是否正规,要求各社区团购商家从正规渠道进货,同时要保证产品质量,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商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理,规范社区团购经营。
提高社区团购商家法律意识。在社区团购商家中开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宣传,提高商家合法经营意识,规范商家经营行为,减少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经营情况。
责任编辑:李佳榕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6月9日18时15分,我省2025年普通高考顺利结束。考试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初步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目前,我省网上评卷工作已启动,预计于6月25日公布各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地毯,是指以羊毛、丝、棉、麻及人造纤维等为原料,经手工编织、机织、裁绒等方式加工而成的各种具有装饰性的地面覆盖物,或可用于悬挂、垫坐等用途的生活装饰用品。近些年随着居民消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2月19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饮料等食品共11大类食品1087批次样品进行的监督抽检结果,其中14批次食品不合格,检出了农兽药残留超标、 ...